谁能帮我总结一下<<唐雎不辱使命>>这一课的通假字,词类活用,古今异义,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7 02:32:33
一词多义啊!!!有悬赏哦!!

通假字:
1.故不错意也(错通“措”放置)
2.寡人谕矣(谕通“喻,知晓,明白)
3.仓鹰击于殿赏(仓通”苍“,苍鹰,猛禽)
4.轻寡人与(与通“欤”,表疑问语气)

一词多义:
使:秦王使人谓安陵君------派
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------(第2个)出使
以: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\以大易小------用,拿
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------凭借
以君为长者------把
于:受地于先王------从
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------到,引出动作的地点

词类活用:
以大易小------大,小都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,解释为大的地方和小的地方
且秦灭韩亡魏------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,使韩国和魏果灭亡,灭稍微牵强点,但亡是可以的。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,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,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。
轻寡人与?------轻,形容词用作动词,此处的意思是轻视。
虽千里不敢易也------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,千里的土地,但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,其实也理解得通顺
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------因为主语是天子,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,使百万人尸体倒下,使血流千里。

古今异义:
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------易,古:交换,今:容易,但现在也有这个交换的意思,不常用,一般在成语里保留了这个意思。
虽然------古:即使这样,是两个词;今:表示让步的关联词。这个肯定是古今不同。
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------因,古:于是;今:因为、原因、根据、因袭。其实因在古代意思很丰富,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一词多义。但现在确实没有于是这个意义了。
非若是也------是,古:这样;今,表判断的动词。
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------尝,古:曾经;今:尝试。